制造工艺、设备及检测技术目前,密封件生产装备和检测技术正朝着自动化、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1)高X混炼设备。全自动控制的密炼机系统结合转子改型,实现了节能高X,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制造出了***的混炼胶料。(2)高X、先进、***的橡胶注射成型加工技术。Parker公司生产O型圈,采用注射机做出飞边很小的产品,配合液氮冷冻修边、塑料粒修边及水石洗这三道工序,氟胶密封圈耐腐蚀,产品外观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3)先进的光学检测系统。Freudenberg等公司采用KMK公司开发的第三代新型光学检测系统,完全取代了人工检测,成功地将密封件的质量检测完全集成到生产过程中,这种图像处理系统达到了极高的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可检测密封件表面微小的缺陷,如裂缝、气泡、杂质和滑移线等。(4)国内密封件企业也引进了测量油封唇口张力为主要依据的油封检测装置,以检测气压变化测量油封唇口密封性能的气敏检测仪,具有较高的检测速率,每小时可检测1200~1800个油封。
(1)软环材料:机械密封用软环材料已由原来的普通浸渍树脂/金属石墨等增强型石墨发展为硅化石墨、气相沉积碳石墨、BN增强石墨、碳-碳复合材料等。(2)硬环材料:机械密封用硬环材料已由原来的铸铁、Al2O3陶瓷、硬质合金发展为综合性能优异的SiC、CrC,并采用物理/化学沉积法在硬环摩擦表面沉积耐磨层(如DLC膜),激光溶覆、热喷涂陶瓷、热喷熔镍基自熔合金/热喷熔铁基自熔合金、热喷涂陶瓷/热喷熔铁基涂等技术来降低成本,获得高性价比的机械密封基础件。(3)辅助密封圈材料:辅助密封圈材料除了传统的橡胶类材料、普通增强型PTFE复合材料和柔性石墨外,近20年人们通过在上述基体材料中填充各种微纳尺度的粒子、纤维和新型树脂,并通过应用新的表面处理技术与方法对填料表面进行处理,提高了填料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了传统橡塑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摩擦性能,使密封圈的性能稳定性、耐磨性和耐久性远远超过了原有的橡塑辅助密封圈[35,36]。另外,聚醚醚酮(PEEK)、超高分子聚乙烯(UHWPE)、聚苯硫醚、聚甲醛(POM)等树脂材料以及全氟橡胶(FFKM)和氟塑料包覆橡胶作为密封新材料,已经得到成功应用。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